编者按
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青年退役军人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方面冲锋在前,作出重要贡献。为弘扬正气,展现青年退役军人风采,揭阳日报推出“青年退役军人风采”专栏,通过讲述青年退役军人的故事,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时代、讴歌英雄,鼓励和发动广大青年退役军人为揭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提起吴锐亮,揭阳从事工艺美术的人对他并不陌生。1985年10月出生的他,如今有很多头衔:广东省工艺美术师、揭阳市工艺美术大师、揭阳市民间艺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揭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揭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揭东区工艺美术工作者协会会长、揭东区文化馆分馆工艺美术生活馆馆长。但吴锐亮却说:“我只是一个退伍老兵,希望能够踏实做事,为家乡的工艺美术事业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近日,记者走访揭东区文化馆分馆工艺美术生活馆,了解吴锐亮的人生故事。
吴锐亮在琢磨木雕作品。郑楚藩 摄
当“坦克兵”为了圆军营梦
很多青年有着军营梦,吴锐亮也不例外。2004年,带着对军营的向往,他参军入伍,服役于原济南军区某部队。吴锐亮说:“我读高中时,有3个堂哥在当兵。当时,我觉得他们身着军装的样子很帅,于是在20岁那年得到父母的支持后,如愿以偿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坦克兵。”济南有雪,冬天和南方很不一样。虽然时隔多年,但想起当时在冰天雪地里艰苦训练的情景,吴锐亮觉得那是幸福而骄傲的经历。
当兵不怕吃苦,在部队服役期间,吴锐亮掌握了坦克、手榴弹、射击等战斗技能,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瞄准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2006年退役后,吴锐亮走上了从事工艺美术的道路。雕艺,成为他人生战斗的另一个“战场”。
吴锐亮说:“我认为开坦克和雕刻在某些层面极其相似。比如说,二者都需成为一个‘综合型选手’,在动手之前都需要进行‘战术’准备,在脑海里构思出初步的完整画面,这样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才能保持手脑一致。其次,这两样工作都需要高度专注,否则一个走神就可能会出现严重失误。”
当好潮汕工艺美术接班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吴锐亮的外公曾是民间木匠工艺师,吴锐亮小时候就喜欢看他的外公做木雕。受外公的影响,吴锐亮从小就喜欢雕刻艺术。2006年退伍以后,吴锐亮开办了一家小工厂,专门制作崖柏根雕。
“崖柏根雕的讲究比较多,一般通过‘七分天然、三分雕刻’表达意境。刚开始,我雕刻的作品出现过比例失调的问题,比如脸大了、眼睛小了。后来我不断总结经验,向前辈们学习,慢慢就把技艺‘磨’出来了。”如今,吴锐亮已从事木雕行业17年,曾两度被文旅部门评为广东省优秀民间文艺家。
据了解,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吴锐亮虚心博取众家之长,师法自然,将传统潮汕木雕技艺与根艺巧雕揉合,形成工中带拙、亦意亦实、兼容大度的独特艺术风格。“锐亮的不少作品造型大胆夸张,线条流畅,富有视觉震撼力。同时,他的刀法简朴,工而带拙,既能唤起一份童趣、雅兴,也保留一份浓厚的原生态野味,给人返璞归真、亲切自然之感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备受广大爱好者和艺界同行赞赏、收藏。”揭东区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禹这样介绍。
吴锐亮在琢磨木雕作品。郑楚藩 摄
创新让传统工艺出新彩
吴锐亮认为,时代潮流在不断变化,传统工艺制品创作也需要创新。谈及自己雕刻的作品,吴锐亮说近年来他不断尝试开展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采访中,吴锐亮拿出自己的几件作品,介绍道:“比如这件《八方来财》,我挑选了螃蟹作为动物模型,然后用大漆工艺贴上金箔,这是比较贴近年轻人审美趣味的设计。”
如何在变化当中洞察年轻人的审美趋势?吴锐亮认为要对生活进行积极探索,比如参加年轻人喜爱的当代艺术展览,再根据年轻人的喜爱进行构思设计。
2018年,吴锐亮的揭东工艺美术生活馆正式开办。几年来,他努力把潮汕地区工艺大师的作品集中于此,形成“工艺超市”,吸引了不少人参观交流。吴锐亮说:“以前工艺品收藏家的年龄层大约在五六十岁左右,但现在有不少年轻的收藏家对传统工艺作品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祠堂文化中的木雕、嵌瓷,都是他们喜爱的作品。这说明很多年轻人在慢慢走近传统工艺,这种好现象会进一步推动潮汕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创新。”
17年的奋斗,吴锐亮把爱好做成了专业,把专业做成了精品。他的众多作品在国家、省市精品展及各大博览会摘金夺银,《达摩》《如意童子佛》《母爱》《报喜》《五子登科》《花开富贵》《丰收》《全家福》等作品让他在根雕艺术界站稳了脚跟。此外,他不忘回报社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多次举办工艺展览宣传、交流学习、公益讲座等活动,通过进学校、进社区等方式开展“非遗”培训班,传播潮汕工艺美术文化,带动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对工艺美术感兴趣的退役军人投身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