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

无障碍版
揭西曾大寮:革命老区故事多
来源: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网 发布时间:2017-09-25 14:11:30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曾大寮老寨保留着原生态的味道。

                                   
                                                                 古朴宁静的曾大寮。

                                   
                                                这座祠堂原本是曾姓族人搭建供行人纳凉的草寮所在地。

  曾大寮村位于揭西县京溪园镇的东南部,东面毗邻东园镇。古村风貌保留着原生态的味道。革命战争时期,曾大寮人拥护革命,支持革命,使这里成为潮汕革命斗争一个重要的联络点,一些有志青年甚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曾大寮被列为革命老区,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老区人民也继续发扬革命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支持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

  曾寮不姓曾 村名故事多

  从东园镇经过一座大桥就进入曾大寮村,一块写着“曾大寮村”的碑石立在大路旁。驱车绕行,只见村前池塘碧波荡漾,映衬着错落有致的老屋和拱形湖心桥,呈现出一派古朴宁静的乡村美景。到村里与村民闲聊,才发现村名和村民们的姓氏其实对不上号,曾大寮人姓“刘”而不姓“曾”。村党支部书记刘少徐说,曾大寮以前曾经是曾姓人居住的地方,因此村名叫“曾厝寮”,后来改为“曾大寮”,也有些人为了方便,直接称之为“曾寮”。

  既然原来是曾姓人的地盘,后来为什么又变成刘氏族人的聚居地呢?原来,古时候曾大寮是五经富途经棉湖的中心点,曾姓族人在这里搭建一个草寮供过往旅客休息纳凉。刘姓先祖原居住在五经富,经常从这里经过,觉得这里是宜居之地,于是请来地师暗中勘察,果然是个开基创业的理想处所。后来与曾姓族人经过协商,取得了曾氏草寮的使用权,刘氏族人迁移到这里创业,而原经营草寮的曾姓族人则移到五经富刘姓族人原来居住的地方,相当于两姓族人将居住地进行交换。这个时间大约在明朝中后期。

  刘氏族人一开始迁到曾大寮时,周围还有多个姓氏的族人一起聚居。但当刘氏族人将原来的草寮建成祠堂后,其他姓氏的族人就逐渐迁到别的地方,曾大寮便成了刘姓族人的聚居地。尽管如此,刘氏族人还是保留原来的村名,以此感念刘、曾两姓先祖的情谊。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刘氏族人人口不断壮大,目前曾大寮村的曾厝寮,沟围,湳池等几个自然村都是刘姓族人聚居,人口4千多人。其中湳池村的得名也较为奇趣。

  刘氏先祖落籍曾大寮后,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宗支族系不断向外扩展,其中二房先祖看中现在湳池这个地方,于是就迁到这里创业。有趣的是可供他们耕作的田地大多为山坡下的沼泽地,俗称“坑尾田”,因此村名称为“湳池”。湳池村民小组组长刘锡平说,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划分土地时,湳池分到的耕作地同样大多是沼泽地,这或许是一种巧合。改革开放后,湳池人改变传统的耕种模式,将不适合耕种的沼泽地改造成池塘养殖池鱼,大大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革命老区地 饮水更思源

  曾大寮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山地较多,过去山深林密,交通十分闭塞,在革命战争时期是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和打游击战的理想地方,其中在古大存领导下的北山游击队的一支队伍,就经常在这里开展地下革命工作,活动最频繁的主要是湳池和沟围两个自然村。

  当地村民说,当时尽管村民们的生活也十分贫困,但对革命战士的到来,他们都给予最大的帮助,暗中筹钱筹粮,甚至还捐赠衣服给革命同志。今年已有80多岁高龄的村民刘先老人说,革命同志在村里与民众鱼水相依,不偷不抢也不扰民,受到村民们的支持拥护。湳池村村民刘锦平经常听长辈讲,革命队伍有时是整个排的战士在他们村里驻扎,战士们白天潜伏,夜间出动,村里的老人经常为战士们煮夜宵。在革命战士的感召下,曾大寮一些有志青年也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湳池就有5名烈士为革命而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曾大寮村被评为革命老区。村民们依然传承着优秀的革命传统,继续为国家争做贡献。老区人民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贡献,党和政府也没有忘记老区人民,在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款为湳池、沟围安装了自来水设施;大力支持曾大寮小学的建设;早在20多年前,湳池的村道巷道也由原来坑坑洼洼的泥土路铺筑成平坦的水泥路面。

  优秀美德代代传,革命传统永继承。革命老区曾大寮村刘氏族人正继续发扬祖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光辉的革命传统,在建设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的道路上合力前行,不断进取!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