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南昌起义后,周恩来、贺龙等挥师南下,于9月26日进入揭阳,建立起县工农革命委员会。第3天,兵分二路北上,在汾水与强敌展开一场持续3天的战斗,史称“汾水战役”。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揭东区玉湖镇的汾水战役烈士陵园,走进那段峥嵘岁月,重温当年南昌起义部队与国民党军在浮山至汾水激战3天的英雄故事。
卢填波(左)、陈楚鹏(右)讲述汾水战役的历史意义。
汾水战役烈士陵园。
王宋斌(左)讲述流沙会议历史。
王宋斌(右)讲述莲花山战斗历史。
汾水战役纪念馆墙体上的浮雕再现了起义军战士浴血奋战场面。
汾水战役革命烈士碑。
场景 汾水战役在揭阳打响
1927年9月27日,驻扎在揭阳的南昌起义军接到情报,说汤坑仅有敌军1000多人,起义军总指挥部遂决定北上歼灭敌人。
9月28日凌晨,起义军兵分二路,一路出西门过东仓桥,一路由北门马牙过浮桥,向山湖(今揭东区玉湖)、汤坑挺进。
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百上千的工农群众协助运输粮弹,肩挑船载,水陆并进。揭阳县第一、三、四区的2000多名农会会员和赤卫队员,分路奔赴战场,协助后勤和外围警戒。
起义军在山湖汾水一带与敌展开激烈战斗,敌军派出1.5万兵力,而起义军只有6000多人。敌军武器精良,以猛烈的炮火阻击起义军。起义军一鼓作气冲上山坡,敌在火力掩护下进行反扑。双方后续部队为争夺山坡阵地,反复冲杀,战斗惨烈,大路及两侧坡地,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地面。经过血战,起义军占领汾水竹竿山、老鼠山。
汾水战役苦战3天,炮声连天,枪声不断,尸横遍野,血流如水,敌我双方伤亡很大,敌3000多,我2000多。起义军撤出阵地后,除少数乘汽轮赴汕头外,主力分三路向普宁县方向转移。
30日下午,东江工农自卫军总指挥彭湃仍留新寮村,指挥地方赤卫队清理战场起义军伤兵,直至下午2时许,再把贺龙、叶挺送给揭阳县委的30多支步枪及一批弹药,交给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派出的战场联络员林希明后,才率工农自卫军总指挥部离去。
起义军在抵达普宁流沙后,于10月3日中午,在流沙教堂西侧厅,周恩来带病主持了起义军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史称“流沙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并从政治上和军事上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取消国民党的旗号,上山挂红旗,把武装人员撤往海陆丰,保存革命实力,使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准备作长期斗争;领导人员撤离战区转香港、上海另行分配工作等重大决策。
会后,起义军各领导干部率部队向海陆丰方向转移。但在当天下午4时许,贺龙先头部队越过云落,跟进的领导机关和后卫部队叶挺的第二十四师,在行至钟潭村后莲花山时,遭到由果陇村庄大泉地主武装所带引的敌军陈济棠部的截击。激烈战斗中,有300多位起义军指战员壮烈牺牲。
南昌起义军在揭阳境内的汾水战役和莲花山战斗,由是被永载史册。
讲述 血写的史书对揭阳地区的革命影响深远
在汾水战役烈士纪念碑前,记者一行一边听着汾水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讲述那场极为惨烈的鏖战,一边缅怀与国民党部队在浮山至汾水激战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揭东区玉湖镇文化站站长吴文侨介绍:“当年那场战役,敌我力量悬殊,战斗十分激烈。”他说,在汾水村山后高地,敌我两军为争夺高地进行了十分激烈的血战,现场硝烟弥漫,尸体堆积。起义军虽然兵力有限,后援缺乏,但人人奋勇厮杀,丝毫不怕战死沙场。第二十四师有个叫廖快虎的营长,即使部队拼光了,他还坐在地上宁死不退,与阵地同归于尽。正是有了这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才最终以悬殊军力战胜敌军。
《揭东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委员卢填波、主编陈楚鹏均认为,南昌起义军虽遭挫折,但对揭阳地区的革命影响仍然巨大而且深远。第一,鼓舞革命者斗志,震撼反动派统治。“四一五反革命事件”后一段时间,由于到处笼罩着反革命白色恐怖,革命斗争形势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9月中旬,起义军入粤的消息传至揭阳后,首先是地方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其次是地方上的反动派纷纷逃离县城,县城反动势力处于“空白”状态,反动政权受到震撼。第二,鼓舞广大工农群众为建立革命政权而斗争。起义军抵达揭阳当天就建立揭阳工农革命委员会。革命政权存在的时间虽然只有几天,但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革命人民看到了革命斗争胜利的曙光,鼓舞他们为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权而斗争。在同年11月召开的县党代会上就作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不久,在第四区、第二区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第三,一批地方工农骨干经受了考验。他们为起义大军那种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浴血沙场的英勇战斗精神所感染,得到了教育,激励了革命斗志。第四,促进了揭阳地区的革命武装斗争活动。从1927年冬至翌年春,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揭阳地区先后开展两次武装暴动,给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和震撼。第五,增进了军民情谊。起义大军军纪严明,买卖公平、不扰民宅,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给揭阳人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汾水战役是南昌起义军南下主力部队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它就像一声春雷,给揭阳人民带来了鼓舞和希望,坚定了人民对敌斗争的决心,在黑暗之中犹如一束强光,引领和激励着揭阳人民奋勇拼搏、团结奋进。
延伸 播撒反抗反动统治斗争的火种
虽然,南昌起义军在潮汕因强敌合围遭受挫折,但起义军挺进潮汕的历史功绩,却永垂史册,在揭阳播撒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斗争火种,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在揭阳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在榕城陈泰兴,84岁的陈鸿勇老人家向记者介绍,当年南昌起义军进驻揭阳,从榕城兵分2路向丰顺进发,彼时起义军部分士兵就入驻陈泰兴,分散借住在陈泰兴祠堂、酉山书屋公共场所,不扰民宅,陈鸿勇的父亲陈怀勤(原为叔父,后陈鸿勇过继给其做儿子)在当地一家干果铺做工,在起义军来到榕城之时,便怀着一腔奋勇杀敌的热情加入革命队伍,在起义军上街宣传革命道理时,为起义军扛军旗。此后,起义军离开榕城,虽然陈怀勤无法跟着起义军继续一起打革命,但他扛过军旗的经历便成了给子孙后代传输革命思想的光荣历史。
居住在陈泰兴的陈炳辉也告诉记者,以前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听邻居陈彦波大哥讲述当年起义军入驻陈泰兴的故事,他说,当年陈泰兴是大户人家,起义军来到此处,不少善心居民都提供食宿,以支持革命。陈泰兴聚居区中有暗道,小巷可通向四面八方多个出口,有利于起义军与敌人周旋,因此,起义军入驻陈泰兴十分安全隐蔽,能迅速在揭阳展开战斗。
在普宁池尾莲花山,当年起义军浴血奋战的莲花山战斗旧址,普宁市关工委副主任、党史专家、普宁市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宋斌向记者讲述了南昌起义部队最后一场战斗的经过。起义军在转战海陆丰时,于此被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和地方地主武装截击,在激烈战斗中,有300多位起义军指战员血洒莲花山,长眠于山下。
青山有幸埋忠骨,揭岭处处敬英灵。在当年激战的汾水战役战场上,如今矗立的是汾水战役烈士纪念公园,成为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军事训练于一体的大型主题公园,而池尾莲花山战斗旧址附近,也建起了莲花山公园,让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的人缅怀先烈,感恩幸福来之不易,也让这一段红色历史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