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北京市 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
2、深圳市 打造世界级5G产业集聚区
3、成都市 促进新型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4、上海临港新片区 从多方面对标国际最强自由贸易园区
北京市 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
近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聚焦“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披红增绿。
一、分级管理。2019年2月12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粮食、图书、瓷器等普通仓库项目环评审批作了进一步简化,不纳入环评管理,不用再填报登记表。新规定免除了该企业重新办理项目环评审批之苦,地下粮仓建设项目上马开工,实实在在尝到了“放管服”改革带来的甜头。近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围绕简化环评审批程序、提升管理效能这两个关键目标持续发力。发布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北京市实施细化规定》,其中明确对“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仓储、物流配送”等一批“基本不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项目不纳入环评管理。发布实施《北京市环评文件管理权限目录》,着力优化市区两级环评审批权限,将燃气(余热)发电、养殖、酿造、涂料及非重点行业、非跨区等项目审批权限调整和下放到区级办理。
二、变管为服。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积极转变观念,将群众的获得感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把优化营商环境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大力推行“互联网+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所有政务服务事项都可网上办理。“指尖行动”便民服务,把涉及面宽、专业性强、市民不易辨别的“排放与耗能机动车车型、非道路移动机械认定”以及“机动车尾气超标车查询”“社会化监测单位能力认定查询”“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查询”等服务事项,接入北京通app、支付宝、微信各类小程序,办理相关业务不受时空限制,大大方便了企业和市民。
三、放管结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简政放权的同时,推动事前研究与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上移和后移,综合运用监测、执法、督察、12345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严查重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使经济与生态和谐共处,健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拓展环境执法内容和方式,寓服务于执法,强联动促帮扶,取得较好成效。对区相关部门和属地镇政府,通过市区两级联动,实现帮扶指导,进一步压实属地政府环境监管责任,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充分利用热点网格、黑名单等手段,采取“点穴式”“接诉即办”等形式,精准打击违法行为,减少对守法企业的干扰。
深圳市 打造世界级5G产业集聚区
深圳力争建成全球领先的高质量、全覆盖5g通信网络,大力推动5g应用示范,打造世界级5g产业集聚区。
一、提升产品研发创新能力。1.鼓励5g企业参与全球5g标准合作。落实《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及实施细则,鼓励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研制并予以资助。鼓励5g龙头企业积极参与3gpp5g第二阶段标准(r16)研究。2.鼓励企业加大对5g芯片、5g无线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大力支持基带芯片、应用处理器、光通信芯片、功率放大器等5g关键芯片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印发实施《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3.研究提出深圳市具有竞争优势的5g关键设备建议名单,助推深圳市5g设备产业化推广。同时,支持5g企业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比如,强化工业设计创新链和5g产业链深度融合,鼓励支持5g企业运用先进设计工具,提高5g手机、vr/ar设备等产品的设计集成创新能力。
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1.目前,深圳积极引进国内外5g重点企业。比如,梳理5g产业培育层级,瞄准5g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和具有代表性的5g领军企业、潜力企业、科研院所进行重点引进。2.深圳实施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培育行动、民营及中小企业家培育工程、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深圳子基金的投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符合5g产业导向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同时,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超高清视频等领域引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生产制造、应用示范等重大项目及平台给予优先支持。3.鼓励5g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深圳实施5g企业上市培育专项行动,抓住国家开通科创板的政策机遇,支持推动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符合条件的5g企业上创业板、中小板、科创板、“新三板”融资。
三、鼓励产业集聚发展。1.支持5g产业集聚发展。目前,深圳统筹5g产业空间布局规划,鼓励各区选取5g产业基础较好且有一定空间保障的片区、基地、集聚区作为承接5g产业的空间载体,引导企业、项目、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加速集聚。2.深圳开展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试点工作,促进5g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和高端化,打造特色鲜明、体系完善、协作紧密、竞争力强的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3.深圳坚持市区共建、以区为主,市级统筹协调,区级实施推进,重点推动福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龙华九龙山、龙岗宝龙科技城等5g新兴产业集聚区以及坂雪岗科技城、光明凤凰城、沙井片区、福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等5g重点发展片区的培育和建设。4.深圳支持产业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及机构对照国际一流水平建设5g产品认证、应用测试、实验外场网络性能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国家、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四、完善产业生态环境。1.目前深圳已经组建5g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在标准制定、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及试点应用等方面发挥两个联盟的协同效应,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推动多领域融合型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2.深圳积极促进5g上下游企业及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支持5g终端、核心器件、材料、设备应用、运营等领域的中小企业积极提升竞争力,加强与5g龙头骨干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协作引领、产品辐射、技术示范、知识溢出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朝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配套协作的良好产业生态。3.深圳重点引进5g产业技术工人来深务工,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高端5g人才来深创业,快速构建5g产业人才队伍。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有影响力的5g赛事,如5g应用创新大赛、技术和产业论坛、行业展会等专业交流活动,提高产业活跃度和品牌影响力。
成都市 促进新型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电子信息材料。1.打造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制造基地。巩固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技术优势,促进化合物半导体在射频芯片、5g基站芯片等领域的应用。围绕砷化镓、氮化镓等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制,积极招引聚集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2.建设新型显示材料研制高地。发挥成都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龙头企业在光学玻璃、镧系玻璃、液晶玻璃基板、掩膜版等领域研发制造优势,引聚上下游关联企业配套,建设国内一流的产业链齐全的新型显示材料研发生产基地。3.打造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研发高地。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阻焊油墨、光刻胶、偏光片关键材料等电子化学品研制。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支持电子陶瓷、电子薄膜、电子浆料、集成电路覆铜板等材料发展。扩大光纤预制棒材料、特种光纤材料、新型光缆材料的产业规模,推进特种光纤在5g通信领域的应用示范。
二、先进装备材料。1.打造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生产研发基地。依托国家精密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院所,加快发展面向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的高端金属材料,重点支持高温合金、高强特种钢、高纯金属靶材等装备制造新材料的研制。进一步巩固硬质合金领域的技术优势,重点突破碳氮化钛、钨钼等新型硬质合金技术,提高刀具刃具、油田钻井钻头用钢等粉末金属产品市场占有率。2.建设国家重要的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研制基地。统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发挥成都科研院所金属材料研发优势,培育招引领军企业,打造区域级产业名片。加快发展铝镁钛轻量化金属、钒钛特种金属、高纯稀贵金属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土壤、空气及水体治理材料等环境友好型金属材料。
三、新型能源材料。1.建设全国重要的锂电池材料生产研发基地。依托四川大学后续能源材料及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和先进动力电池材料重点企业,加快推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低成本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高能量高循环寿命硅碳负极材料、多功能电池隔膜材料等锂电池材料发展。2.打造氢燃料电池材料研发基地。依托成都市氢能产业相关园区以及川西气田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引育氢燃料电池材料研制企业,加快高活性催化剂、高性能膜电极、双极板、碳纤维纸、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研发。
四、医药健康材料。1.打造生物健康材料研发高地。依托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国内知名的研发机构和团队,加强应用于骨、心血管、皮肤、神经等组织生物修复材料研发,加快具有靶向递送功能和多模式控释功能的药物载体材料、可穿戴疾病诊疗与健康监测用高性能柔性电子材料、医疗影像系统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攻关。2.构建特色生物材料创新高地。促进国家生物材料领域重大项目和重要机构落地,支持本地重点生物材料企业提质升级。加快进口产品替代,提升医用透析材料、人造血管材料、全瓷义齿用氧化锆等高端功能材料产业化水平。
五、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1.建设高性能纤维原丝生产基地。促进芳纶ii、iii纤维、pbo及高性能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原丝生产企业产能爬坡,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发挥四川航天玄武岩纤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发优势,重点突破cbf规模化产业制备技术。2.打造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快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聚集国内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重点提升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化水平,打造国内重要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基地。
六、先进高分子材料。1.打造先进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研发高地。依托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技术优势,开展高性能氟硅材料、高端聚烯烃、环保型高分子材料等关键技术研发。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有机硅密封材料、有机氟材料、汽车轻量化高性能复合材料、mca等产品市场占有率。2.打造国内领先的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制基地。充分发挥高质量基础原料优势,培育集聚招引石化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企业,重点发展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醚醚酮等高性能树脂材料,加快发展特殊功能涂料、高端胶黏剂、先进合成材料助剂及催化剂等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积极布局质子交换膜、光学膜等功能性材料产业化项目。
七、稀土功能材料。1.打造特色鲜明的稀土功能材料研制基地。进一步巩固粘接钕铁硼永磁材料、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激光晶体材料的技术优势地位,提升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发展稀土脱硫脱硝催化剂、储氢材料,构建品种齐全的稀土研发制造集群。2.建设国内稀土功能材料核心研发区。加快热压钕铁硼永磁材料、烧结钐钴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晶体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挖掘本地市场潜力,进一步提升稀土功能材料在手机用微型电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智能机器人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规模。
八、前沿新材料。1.打造石墨烯和先进碳材料研发基地。依托碳纳米管、石墨烯润滑油、石墨烯吸波材料和3d打印材料的产业基础,加快突破石墨烯薄膜规模化、高端3d打印材料、低温超导材料等制备技术。加大智能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液体金属等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2.建设前沿新材料应用示范区。紧密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功能区建设,加速推动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稀散金属、超导材料、3d打印材料等在电子显示屏、可穿戴设备、固态电池、高速磁悬浮列车、航空发动机制造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上海临港新片区 从多方面对标国际最强自由贸易园区
临港新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一、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按照新片区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发挥开放型制度体系优势,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功能集聚,强化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加快存量企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区域产业能级。
二、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建设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优化进口料件全程保税监管模式,支持跨国公司设立离岸研发和制造中心,推动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设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以大型客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为核心,加速集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试验验证等配套产业,推动总装交付、生产配套、运营维护、文旅服务等航空全产业链发展。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维修和绿色再制造中心,建立绿色认证和评级体系,支持在综合保税区开展数控机床、工程设备等产品入境维修和再制造,提升高端智能再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发展新型国际贸易。建设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完善新型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投融资服务的系统性制度支撑体系,吸引总部型机构集聚。发展跨境数字贸易,支持建立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支持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开展国际医疗保险结算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企业开展面向全球的文化艺术品展示、拍卖、交易。
四、建设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支持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建设具有物流、分拣和监管集成功能的航空货站,打造区域性航空总部基地和航空快件国际枢纽中心。推进全面实施国际旅客及其行李通程联运。建设国际航运补给服务体系,提升船舶和航空用品供应、维修、备件、燃料油等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内外资企业和机构开展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航运结算、航材租赁、船舶交易和航运仲裁等服务,探索发展航运指数衍生品业务,提升高端航运服务功能。
五、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功能。大力提升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拓展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和再融资业务。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加快发展飞机、船舶等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绿色金融业务。
六、为开放型产业体系提供更精准的产业地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产业地图》(1.0版),重点规划以下区域:前沿产业区、国际创新协同区、生命科技产业区、综合区先行区、特殊综合保税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浦东机场南侧区域、小洋山岛区域。1.前沿产业区:集成电路、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再制造、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2.国际创新协同区:人工智能、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科技创新、国际医疗服务;3.生命科技产业区:生物医药、智能新能源汽车;4.综合区先行区: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科技创新服务;5.特殊综合保税区:现代航运服务、新型国际贸易;6.现代服务业开放区:跨境金融服务、新型国际贸易、国际医疗服务;7.浦东机场南侧区域:航空航天、现代航运服务;8.小洋山岛区域:现代航运服务。
七、为开放型产业体系提供“1+4”产业政策支撑。为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整体提升区域产业能级,打造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建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和集聚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四大重点产业的若干支持措施》(简称“1+4”产业政策)。
八、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功能。为加强对新片区的金融支持,加快集聚优质金融资源,建立统筹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发展的国际金融枢纽,不断增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九、现代服务业发展独特的空间承载。105区域以金融为主要招商目标,进一步吸引优质产业项目集聚。区域总面积约19.67平方公里。以“全域统筹、区域联动、生态宜居、高端集聚”作为建设要求,以机场联络线站点为核心,重点发挥新片区跨境金融的优势,发展面向国际的跨境贸易、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全球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