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专区 > 法规公文

揭阳市人民政府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印发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2-04-14 14:52:27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揭府〔2022〕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揭阳市人民政府

      2022年1月28日


  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


  “十四五”规划





  目

  前  言 1

  第一章发展现状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现状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第三节 发展短板 

  第二章总体思路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发展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三章产业园区发展判断 

  第一节 园区发展阶段 

  第二节 园区发展层级 

  第四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明确发展定位 

  第二节 推进园区建设 

  第三节 深化开放合作 

  第四节 促进园区创新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加强规划引领 

  第三节 加大财政支持 

  第四节 加强金融扶持 

  第五节 强化用地支撑 

  第六节 加强考核评价 




  前  言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园区开发建设,大力对外招商引资,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一批园区重点项目迅速推进,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四五”时期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大挑战期和重要机遇期,也是揭阳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大见成效的攻坚阶段。编制实施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

  本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中共揭阳市委 揭阳市人民政府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组织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发展判断、重点任务及相关保障措施,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规划,也是未来五年我市重点产业园区工作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园区提质增效为目标,着力强化园区发展顶层设计,规范完善园区建设管理体制,狠抓项目建设和产业引进,园区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为“十四五”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园区规划布局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加快园区开发建设,一批园区重点项目迅速推进,以重大工业项目为支撑、重大经济引擎为龙头、重点产业园区为架构的产业空间布局全面铺开,全市重点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基本形成,东部以揭东经济开发区、中德金属生态城、空港经济区临空产业园等园区为主体,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及环保装备产业、模具、玩具等优势产业和现代物流、总部经济;西部以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揭西县产业园等园区为主体,重点发展高端机械装备制造、五金不锈钢制品、电子信息、电线电缆等特色产业;中部以普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普宁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榕城工业园等园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生物医药、金属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南部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惠来县临港产业园等园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风电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

  园区产业发展成效初显。“十三五”期间,各地各部门切实加大对重点产业园区的跟踪服务力度,做好省级以上园区创建工作,截至2020年底,十大重点产业园区中纳入国家开发区公告目录的园区6个、纳入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园区1个、纳入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园区2个、纳入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集聚地)的园区6个。2020年,全市十大重点产业园区共有企业89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家(高新技术企业47家);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4.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29亿元;年超100亿元规模园区2个,其中超300亿元规模园区1个。

  园区发展空间有序拓展。“十三五”期间,各地以园区土地征收整合储备工作为切入点,全面清理已供未建、已征未供、已补偿未报批、可征可供和需整合及拟征收用地,编制园区规划建设工作图,盘活园区现有招商引资项目和存量建设用地,据初步摸查,截至2020年底,十大重点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20万亩,其中在建约1.2万亩、批而未供约9000亩、供而未建约4700亩、可供可招商约6700亩、可征可报批约6万亩。

  园区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出台《揭阳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揭阳市重点产业园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不断改善园区投资软环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的要求,完善园区及周边城镇的道路、教育、医疗、居住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广“一站式”“一门式”“代办制”等服务模式,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截至2020年底,十大重点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约135亿元,园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效率、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意识明显提升,为广大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营商环境。

  园区发展后劲逐步夯实。“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组织开展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大会、揭阳至惠来铁路暨全市第四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等系列活动,建立完善市招商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制定出台揭阳市促进产业发展“1+1+12”政策体系等系列政策措施,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动态跟踪服务机制,吸引重大产业项目向我市十大重点产业园区集聚。截至2020年底,全市十大重点产业园区累计在建、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项目181个,投资总额1952.41亿元。其中,新签约项目21个,投资总额835.78亿元;新开工项目35个,投资总额243.56亿元;新投产项目62个,投资总额24.1亿元。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发生深刻变化,揭阳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前所未有,园区发展必须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困难挑战,深刻把握战略机遇的丰富内涵,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赢得先机和主动。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技术群相互渗透融合,不断涌现出颠覆性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趋势。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引发国际产业分工深刻变化,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为揭阳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从国内看,国家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揭阳重点产业园区应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提升产业承载功能,引领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从省内看,广东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拓宽揭阳发展空间,有利于我市重点产业园区承接“双区”产业转移和资源溢出,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后组织召开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活动,特别是随着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园区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效应的陆续释放,将有助于一揽子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揭阳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增强园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从市内看,“十三五”期间,揭阳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支撑和先行指标持续改善。2020年以来,省政府加大对我市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发展平台、重大产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揭阳重点产业园区正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同时,揭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壮大实体经济,以重点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以产业集群为抓手构建揭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为龙头强化经济发展支撑,加快产业强市;揭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做实重点产业园区,狠抓园区土地整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引进,推动产业园提质升级,按照“三贡献一高一强”标准,围绕园区主导产业,落实园区招商选资任务,促进园区强链、补链、延链。全市上下形成加快推进“两城十园”、滨海新区“一城两园”建设的浓厚氛围,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国家电投海上风电等一批园区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产业集聚效应正在加快形成,为揭阳重点产业园区承接“双区双城”项目落户提供了重大契机。

  第三节 发展短板

  产业集聚水平有待提高。园区招商定位与产业导向不清晰,大多数园区对自身的产业定位缺乏清晰的认识,以引资数量、投资额度和税收贡献为招商标准,招引不同行业的企业,专业化优势不明显。部分产业园区同质化严重,园区落地产业关联度低,在企业信息交流、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方面都不能形成互补优势,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项目建设仍待推进。大部分重点产业园区仍处于起步阶段,园区重大项目偏少,缺乏影响力大、支撑性强、产业定位高的龙头项目和领军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园区软硬件环境有待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化运营程度不高,部分园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活配套环境不完善,无法支撑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部分园区管理机构权限职能不足甚至没有专业管理机构,导致项目立项、土地规划、环保审批等层级过多、手续繁琐,政务服务效率低,影响企业进驻和项目落户。

  土地集约与环境保护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园区工业用地紧张,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建设用地分散,个别园区存在空置土地和厂房增多的现象。部分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等环保基础设施还有待继续完善。部分项目上马对当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和能耗等约束性指标形成较大压力,需进一步加大监管和指导力度。

  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强。重点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偏少,R&D经费支出占园区GDP比重低,科技投入少,产业园内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较少,科研院所、国家级创新资源等高端创新要素匮乏,科技创新资源支撑产业发展能力薄弱,创新驱动发展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研发动力和实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低,缺乏关键核心技术。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抢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汕潮揭城市群的发展机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揭阳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战略目标,聚焦构建产业发展体系,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加快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加快打造绿色石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园区发展新格局,推进园区产业提质增效,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推动揭阳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发展原则

  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引导重点产业园区围绕省着力培育的产业集群,结合园区产业基础,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总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方位推进园区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品牌战略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强化产业园区顶层设计,结合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揭阳主体功能区规划、揭阳重点产业园区建设部署,统筹规划全市产业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互促发展,引导产业梯度分布和合理布局,推动产业园区错位发展、协调联动、特色发展。

  节约集约,绿色发展。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三贡献一高一强”改革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节约高效园区。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园区环保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绿色石化、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高端化与精细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功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

  优化结构,集聚发展。坚持制造业立市,围绕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依托中石油炼化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在园区集聚,加快打造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各园区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优势,推动与园区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入园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带动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

  加强对接,共享发展。遵循产业梯度转移规律,用好广东省“兼顾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帮扶政策,加强区域产业对接工作,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推动珠三角地区优势产业向市重点产业园区梯度转移和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加快产业链条跨区域集聚延伸,提升配套协作能力,实现共享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重点产业园区经济实力不断跃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配套联动的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揭阳沿海沿江区位优势,依托中石油炼化一体化、国家电投海上风电、GE风机装备等重大项目,加大产业链招商工作力度,集约发展绿色石化产业、海上风电新能源产业,努力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特色园。立足我市民营经济活跃、传统产业基础扎实的实际,着力推动园区扩能增效、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中下游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现代五金、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制鞋、塑料等产业集群,形成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配套完备、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水平园区,为建设国家级高新(特色)园区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2035年,全市重点产业园区总体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一批稳定性和竞争力强的重点产业链和高端产业集群。

  (二)具体目标

  园区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集中度较高、具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产业园区,成为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到2022年,全市重点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7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283家。年产值100亿以上的园区达3个,充分发挥揭东经济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优势。到2025年,全市重点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358家。年产值100亿以上的园区达5个,其中1000亿以上的园区1个,推动揭阳高新区建成国家高新区。

  园区招商选资取得明显成效,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健全要素优化配置机制,有效盘活利用存量用地,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产业特色强的项目,形成龙头带动、配套协作的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到2022年,全市重点产业园区新签约项目达20个、新开工项目达30个、新投产项目达50个。到2025年,全市重点产业园区累计新签约项目达100个、新开工项目达150个、新投产项目达250个。

  园区规划布局趋于合理化,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发展规划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主导产业进一步明确,形成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配套完备、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水平园区。到2022年,园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全市重点产业园区主导产业进一步明确,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达194亿元。到2025年,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均形成1—2个主导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占比不断提高,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趋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达330亿元。

  市级重点产业园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园区创新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到2022年,园区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1.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4家,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2家。到2025年,园区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1.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2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6家,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5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500件。园区企业创新中心、产学研机构不断发展,产学研机构水平进一步提升,集聚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全市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城融合持续推进,实现园区绿色发展。到2022年,现有园区建成面积超过2.6万亩,园区新开发建设面积达到1.7万亩以上,工业用地产出强度不低于250万元/亩。到2025年,现有园区建成面积超过4.5万亩,园区新开发建设面积达到2.9万亩以上,工业用地产出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高于省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打造一批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示范企业。

  第三章 产业园区发展判断

  第一节 园区发展阶段

  根据对“十三五”期间市十大重点产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存量、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投资强度等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初步将市十大重点产业园划分为起步建设期、加速发展期、成熟提升期和规划调整期等四个阶段。

  ——起步建设期。指园区从规划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的阶段,是整个园区建设的起步阶段和基础阶段,决定着园区基本框架和未来发展方向。

  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伴随着部分企业的进入和建设。主要工作包括:为园区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筹集园区的建设资金,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早期入园的企业要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提振企业入园投资信心,让企业不仅进得来,还要留得住。

专栏1  处于起步建设期的园区

普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该工业园于2015年纳入省产业集聚地管理,并于2018年纳入国家开发区公告目录后升格为省级产业转移园。园区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目前已引进企业31家,佳隆食品、泰宝医疗科技等4家企业已建成投产,辉丰科技、鼎孚包装材料等6家企业在建。该园区工业建设量少、用地条件较好、环境承载力强、交通便捷,便于统一开发,但目前仍处于起步建设期,产业规模较小。

普宁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普宁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是省重点项目,是普宁市练江综合整治的重要工程。该园规划建设印花通用厂房、印染厂区、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供气项目、工业引水工程以及园区道路、管网等配套项目,安排全市66家有牌证印染、印花、洗水企业入驻生产,将实现普宁市纺织印染企业整合升级、节能降耗、集聚生产。

揭西县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揭西县金和、塔头和灰寨3镇交界处,总规划面积约11085亩,首期计划29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是揭西县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园区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投资服务中心、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已吸引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意识的科技型企业入驻。

  ——加速发展期。指园区从第一批企业进驻到被企业填满的阶段,是园区建设的主体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大量进驻、园区发展逐步成型、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

  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上项目,主要工作将由园区建设为主转向园区建设和项目建设并重,并且越到后期,项目建设的分量越重。具体工作包括:明确产业定位,谋划园区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推进入园企业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达产和上规;根据企业和园区发展需要,优化软硬配套环境,特别是要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园区自我“造血”功能。

专栏2  处于加速发展期的园区

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该工业区于2007年7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2018年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区位优势突出,土地资源丰富,具有接纳大型经济实体和建设大型化工生产基地的优越条件。目前,已引进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吉化揭阳60万吨/年ABS及其配套工程等重大项目,正加紧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优质化工产业项目,着力打造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该工业园是我市第一个纳入省级产业转移园管理的园区,根据省的工作安排,初期与珠海市共建,2013年起该园改为自建园。该园产业导向是形成以高端机械装备制造、金属制品及电子信息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园区交通区位优越,首期已实现“七通一平”,配套基础设施齐全,同时设立有投资服务中心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集成共享。园区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形成中通集团、吉荣空调、天诚密封件等多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产业集聚效应初显,需加快提质增效步伐。

惠来县临港产业园:该产业园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连接点,园区道路、污水处理、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区位优势突出。园区以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LNG产业链为导向,目前已引进GE、国家电投、中海油等14家企业和国家管网粤东LNG项目,初步形成涵盖科研、制造、总装、运维、回收等环节的海上风电产业全生命周期布局。

中德金属生态城:该园区是华南地区首个中德(欧)中小企业合作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人工智能等产业。目前,园区已引进中德(欧)合作企业3家,在创新基地落户企业10家,正在环保装备产业园征地建设的企业8家,金属表面处理中心一期已建成投产,已入驻41家电镀企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正稳步推进,总体处于加紧开发建设阶段。

  ——成熟提升期。指园区由产业集聚到集群的阶段,是园区真正走向成型和成熟的过程。这一阶段园区经济指标增长趋于稳定,政府激励政策的效益逐步递减、成本逐步提高,其作用趋于弱化;园区基本布满企业,项目重点由新招项目转向已招项目,主导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创新型产业,产业自身的聚合效应更加明显,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推动园区产业由集聚向集群发展,主要工作将由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和产业融合,通过以商引商、园区企业自身扩张和转型升级实现园区经济继续增长,企业服务和园区社会化服务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市场化服务、促进园区各类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园区的辐射效应更加明显,将带动周边产业集聚发展和周边城镇扩容提质。

专栏3  处于成熟提升期的园区

揭东经济开发区:该开发区于1992年设立,并于2015年纳入省级产业转移园区管理,该园产业定位主要是与中德金属生态城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先进制造和环保装备产业集聚区。揭东经济开发区包括综合产业区、环保生态园和新型工业园,已完成综合产业园和环保生态园的开发建设,园区投产企业142家、规上企业82家,拥有广东榕泰、巨轮智能等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个。目前,园区正在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园,稳步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产业,加快布局高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规划调整期。指园区“四至”范围尚不明确,园区基本框架和未来走向规划尚不成形,仍在进行科学性、适应性调整中。

  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明确园区四至范围、产业定位,合理调整园区发展规划,主要工作是合理调整园区四至范围,着力促进园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破解项目落户用地制约难题,加强园区土地储备;根据园区区位特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合理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根据园区产业规划进行总体布局,着力引进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企业,加快培育园区主导产业,促进与全市其他重点产业园区错位协调发展。

专栏4  处于规划调整期的园区

榕城工业园:该工业园虽然已纳入国家开发区公告目录,其产业导向是研发、设计、展销等生产性服务业,但整体是松散型的状态,主要由乡镇、街道等9个片区组成,没有明确的四至范围,且园区范围土地均属于集体用地,产业项目落户面临用地制约比较明显。

空港经济区临空产业园:该产业园地处汕潮揭三市中心地带,着力发展临空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产业。2019年,根据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定位和临空产业片区的区位优势,重新定位临空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惠来靖海工业园该工业园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海洋资源、海上风能资源,着力发展以化工、风电为主导的能源产业,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临港能源产业基地。

  第二节 园区发展层级

  根据园区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发展能级、创新水平等将园区进行分类,着力构建园区梯度培育体系,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促进园区层级逐步提升。在全市的产业园区中,对四至范围明确、主导产业定位相对明确、已具发展基础的产业园区,列为市级以上重点园区,重点引导园区企业发展中高端产品、延长产业链,打造园区产业特色,提升产业集聚度,促进园区提质增效。加强市级以下园区的前期培育、指导和支持,以推进园区改造升级为核心,力争将园区纳入市一级乃至省一级园区进行管理。

  园区发展层级表

培育

级别

园区名称

划分层次依据

纳入国家开发区公告目录园区

1.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改革委开发区公告目录)

2.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发展改革委开发区公告目录)

3.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改革委开发区公告目录)

4.揭东经济开发区(发展改革委开发区公告目录)

5.广东普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改革委开发区公告目录)

6.榕城工业园(发展改革委开发区公告目录)

1.具有明确的四至范围,符合“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总体要求。

2.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

3.经济实力达到同期省内国家级开发区中等以上发展水平。

4.符合国家级园区申报条件,通过逐级申报且获有关部委批复设立。

省级产业园区

1.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级产业转移园)

2.揭东经济开发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级产业转移园、省商务厅省级经济开发区)

3.中德金属生态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级产业转移园)

4.普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级产业转移园)

5.惠来县临港产业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集聚地)

6.揭西县产业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集聚地)

7.榕城工业园(省商务厅省级经济开发区)

8.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科技厅省级高新区)

1.具有明确的四至范围和规划面积,达到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并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产业发展定位明确,产业特色鲜明,聚焦省着力培育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3.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注重对园区的前期培育、指导和支持,设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4.符合省级园区申报条件,通过逐级申报且获省级相关部门批复设立。

市级重点产业园区

1.大南海石化工业区

2.惠来县临港产业园

3.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

4.揭东经济开发区

5.中德金属生态城

6.揭西县产业园

7.普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

8.普宁市纺织印染环保处理中心

9.榕城工业园

10.空港经济区临空产业园

1.具备明确的四至范围、一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切实的环境保护措施。

2.主导产业明确且优势明显,集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总部企业等。

3.纳入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4.园区所在县(市、区)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园区规划、建设、招商等有关工作。

5.园区总规、详规、控规以及产业规划、环评规划等正加紧完善。

县级产业园区

1.惠来靖海工业园

2.磐东科技园

1.不具备明确的四至范围,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有明显的村镇工业园的特征。

2.“十四五”期间,园区所在县(市、区)拟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及管理机构,统筹协调符合条件的园区改造升级等工作,并经过一段时间培育,可纳入市一级乃至省一级园区进行跟踪服务。

  第四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明确发展定位

  (一)加快培育园区特色

  1.立足园区产业基础,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园区产业特色。依托园区绿色石化、新能源等产业的重大项目,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园区,构建以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轻工纺织、现代农业与食品、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特色突出的揭阳现代化产业园区体系。

  2.完善园区产业配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拓展区、产业升级区与产业服务区。围绕绿色石化、新能源等产业集群,拓展布局协助配套园区;发挥园区临空临港优势,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产业园区,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撑;加速链接创新资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园区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园区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促进已有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布局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以数字经济为特色的产业园区。

  3.加快创建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发挥国家级、省级园区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动一批符合条件的园区创建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不断提升其在国内、省内同类园区中的综合竞争力,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产业特色,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聚区,成为我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标杆,引领全市园区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园区功能布局

  1.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加快建设专业化学品码头、公共仓储、物流、危废处理厂、固废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工程、安全应急工程等基础设施,加快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及一批中下游项目建设,重点发展石油下游及基础有机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橡塑后加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打造高性能薄膜、高端纤维、新型环保类表面活性剂、新型精细化学品、复合材料、合成橡胶、电子化学品等产业集群,建成以绿色石化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产业园区。

  2.惠来县临港产业园。加快推进园区污水处理、电力供应、用水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及研发、装备、运维服务全产业链和新能源(冷能利用)产业,建成以海上风电研发、总装、运维、清洁能源生产为特色的产业园区。

  3.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高端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和金属制品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和现代物流,形成以高端机械制造、金属制品及电子信息为支柱的先进制造特色产业园区。

  4.揭东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金属制品、节能环保和先进材料产业,着力布局高端电子信息等潜力产业,形成综合产业园、环保生态园和新型工业园三个功能区,打造以机械装备制造、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5.中德金属生态城。充分发挥华南首个中德(欧)中小企业合作区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着力建设中德(欧)智能制造创新基地,打造生态型、效益型中德示范园区。

  6.普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设备等产业,加快培育现代生物产业、健康管理与服务、休闲养生旅游等新兴产业,兼顾发展先进材料产业,全力打造产业集群,致力形成以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医疗器械产业、健康管理与服务等几大板块集群结构。

  7.普宁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统一治理、土地集约”的原则,加快园区治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有牌有证印染企业、印花企业、洗水企业入驻生产,大力发展绿色纺织印染产业,推动传统纺织印染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能耗、低污染的现代化印染工业企业升级,打造环保印染、纺织服装产业等绿色生产示范区。

  8.揭西县产业园。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大力推动电线电缆集聚发展,提升园区对电子信息相关产业的吸引力,打造以新能源电线电缆为牵引,电线电缆、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高新科技产业等高新科技、生态、环保、节约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9.榕城工业园。紧抓省村镇工业园升级改造的政策红利,加快推进园区升级改造工作,完善园区配套设施项目建设,以工艺鞋、五金制品等产业为导向,打造工艺鞋、不锈钢制品、玩具微电机等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展销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金属制品、高档制鞋、高档小家电等产业链完善的工业园区。

  10.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港经济区临空产业园。依托揭阳潮汕机场、梅汕客专揭阳机场站、“黄金水道”榕江、高速公路网、国省道等“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优势,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航空服务、临空临港物流和智能制造等产业,促进高端临空产业集聚,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惠来靖海工业园。充分利用惠来丰富的港口资源、海洋资源、海上风能资源,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和引进以化工、风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打造以清洁能源为特色的临港产业基地。

  第二节 推进园区建设

  (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加大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集中资源、统筹规划,加快完善园区交通、能源、信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协调,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优化园区传统基础设施。加强园区与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加快建设园区与中心城区(城镇)和干线公路的连接道路,着力布局园区交通网络。推进园区内部道路互联互通,加强园区内部生产、生活、服务等的组织联系,促进全市各园区联动发展。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构建运行高效、方便快捷、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揭阳站、揭阳潮汕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园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的快捷联系。着力推进港口建设,加快建设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中石油配套码头和惠来县临港产业园国家电投前詹码头工程,推动建设国家管网粤东LNG、南海作业区2号港池、原油商业储备库配套30万吨码头工程,优化揭阳港功能布局,增强港口对园区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完善产业园区环保、供水、供电、供气、消防、多层标准厂房、生活配套等基础设施,积极推广“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保障企业生产建设需求。

  加强园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5G基站建设,完善园区5G基站专项规划,扩大5G建站规模,推动园区5G网络全覆盖。积极推动5G应用场景建设,探索5G技术在智慧安防、智慧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展示、智慧物流等智慧园区场景的应用。推动园区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城市千兆网络、窄带物联网、IPv6等在园区规模部署应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围绕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开展工业互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形成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着力推进揭阳数据中心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建设第三方绿色云数据中心,立足服务于工业园区现代轻工纺织、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产业。

  (二)优化园区营商环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园区“放管服”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园区服务效能。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公平准入。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完善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管理体系和服务机制。加快完善园区管理机构和相关制度,着力构建领导小组、管委会、投资公司、开发公司四层架构,赋予市直辖和区属工业园区相关管理权限,推进园区重点梳理下放事权项目以及相关的办事标准、办事流程等内容,促进管理权限真正下放到位。全面推行产业园区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园区项目多部门联网审批的“绿色通道网”,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清单制度,加强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建立网上办事制度,提高园区行政审批效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简化相关涉企生产经营和审批条件,完善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和“一口受理”功能集成,持续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强园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设行政审批监管大数据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管理和监督。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全面落实产业、财税、金融和水电气等系列惠企政策,探索降低工业园区内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生产经营成本,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着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盘活土地存量,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鼓励和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施金融品牌提升工程,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机制,优化园区人才发展环境,促进人才要素在园区合理有序流动。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智慧型政务服务体系。拓展“粤省事”应用深度和广度,推动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揭阳特色事项接入“粤省事”。大力宣传推广“粤商通”APP,在“粤商通”上开发企业开办、政策兑现、融资贷款等高频服务板块,便利园区企业办事创业。加快推进广东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揭阳节点建设,为政务数据的汇聚、共享提供基础平台及技术支撑。

  (三)推进园区项目建设

  支持园区按照“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的类别筛选出一批真正上规模、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重点项目,进行一对一定向扶持和精准服务。促进重点项目履约落地,强化对园区重点签约项目履约和资金到位的调度考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着力推进园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建成投产,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同时,强化重大项目跟踪服务,重点加强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跟踪服务,对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实行专员服务制,及时了解、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着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困难。

  (四)加快园区优化整合

  分类推进工业园区发展。按照“提升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加快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着力推进市级以下园区优化整合。加大存量园区整合提升力度,围绕园区发展定位,根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和精准扶持,重点发展一批有规模、专业化、上档次的市级以上园区,其他规模小、基础差、投资强度低的各类园区,按照专业化分工、集聚发展和配套协作原则,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园区联动发展。重点引导市级园区向综合园发展,推动各县园区向专业园转型,形成市县园区联动发展的新机制。

  着力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按照“搬迁一批、淘汰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分类划定村镇工业园改造区域。采用连片改造、产业集聚、搬迁补偿等多种方式推进土地整合开发利用,加快盘活利用低效用地。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定位,指导村镇工业园区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从产业类别、投资强度、产值、税收、容积率等方面制定入园标准,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五)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推进园区土地储备。强化园区土地储备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制定园区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统筹土地收储整备规模、空间布局和实施时序。按照在建、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可供可招商、可征可报批等状态,推动园区分类梳理工业用地情况,实行清单管理。按照规划一体化原则,以保障工业用地为重点,加大产业园区土地征收整合储备工作力度,以规划管理支持保障土地收储整备。

  规范土地出让工作。根据土地出让程序,严格按照园区整体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规范园区项目土地出让工作。推动园区以法律文本等形式增强土地科学调控能力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优先向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的重点企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项目配置土地。

  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加快优化园区用地结构和布局,推动建设用地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变,建立工业用地的收回、回购、转让和退出机制。严格闲置土地处置,加强各类建设项目的供地前研判和供后监管,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土地整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强化低效用地退出,明确低效产业用地认定标准,完善低效土地处置管理办法。

  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三贡献一高一强”标准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约束机制。积极推动园区内工业企业科学合理地在原有工业用地上通过新建、扩建、拆建等方式对厂房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容积率。支持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建设集约化生产基地,鼓励以厂房租赁等方式推动工业轻资本运营,组织企业入园集聚和提供产业服务配套,推动园区集聚集约发展,提高园区亩产效益水平。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应用,设立多层标准厂房区块,将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企业统一引入工业园区的标准厂房。推动园区实施创新引领“亩产效益”行动,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强技术、管理、制造、商业模式的创新,加快“亩产效益”提质升级。

  加强土地利用评估。强化园区供地监管,建立与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土地投资强度、人均用地指标的管控和综合效益等方面相挂钩的土地利用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定期开展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结果指导土地管理和招商项目评估,防止闲置、低效用地。

  (六)打造绿色低碳园区

  严格环保准入门槛。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建立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审批联动机制,科学设定园区企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驻产业园区。根据园区功能定位和环评审查意见筛选入园企业与项目,杜绝不符合园区功能定位和环保要求的企业与项目入园。加快淘汰园区落后产能,严禁引进淘汰禁止类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着力清退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能耗大的企业。

  强化园区环保能力建设。推进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废气处理、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与综合利用等环保设施建设。以中德金属生态城为依托,引导电镀、印染、酸洗等重污染行业集中入园管理,整合揭东乃至全市电镀、酸洗产业资源,实现集中生产、集中排污、集中管理。着力推进全市有牌证印染、印花、洗水企业入驻普宁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集中生产。鼓励园区企业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天然气、生物质能、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加大对中德金属生态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节能降碳和清洁能源、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技术装备。推进产业园区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对已通过环评审查的园区加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第三节 深化开放合作

  (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契机,充分利用我市重点产业园区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以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普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揭东经济开发区等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转移、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合作。支持我市园区围绕“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先进材料与零部件生产等产业配套及“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等产业配套,实现我市园区与大湾区产业错位发展、配套发展、协同发展。争取有条件的产业园区与珠海、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地区开展产业共建合作,积极创建“飞地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加快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引导园区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引进一批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产业项目,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

  (二)加大招商选资力度

  以打造绿色石化、生物医药与健康、海上风电等产业链为目标,梳理产业链图谱,完善产业链布局,开展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以“三贡献一高一强”为标准,围绕产业链加强招商选资,精准引进优质项目,规范项目建设要求,实现重点产业园区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实施“以商招商”,发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和惠来县临港产业园等产业园区的重点项目品牌效应,集聚绿色石化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依托中德金属生态城,深化对德(欧)合作,积极引进德国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着力引进一批中德(欧)合作项目。支持园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扶持与奖励政策,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优势民企以及研发中心进驻园区。建立政府、园区、行业商协会三结合招商工作机制,以中介招商、专业招商小分队等多种形式创新园区招商选资方式,分地区、分行业定向开展招商引资和推介活动。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互补招商机制,加快完善园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对口协作机制。着力构建招商数据库和互联网平台,提高招商的精度和准度,实现招商项目的动态查询和管理。

  (三)促进区域协同合作

  推动园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紧紧把握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的机遇,强化园区企业与国内先进地区在产能扩张、产业链延伸、市场渠道开拓等方面合作,支持园区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引进国内先进地区科学技术成果在园区落地转化,积极融入国内循环;支持园区企业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园区重点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建立全球化生产体系、研发基地和营销网络,链接国际优势制造业技术、产品和要素资源,积极融入国际循环。鼓励园区企业参加“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展会、广交会、高交会和中博会等展会,以新一轮广货网上行、广货全球行为平台开展园区企业产品展销活动,持续开拓国内外市场。

  构建园区联动发展机制。建立与国内先进园区的沟通合作机制,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等区域高产值先进工业园区在创新创业、技术交流和人才共享等方面的战略合作,积极借鉴国内先进园区创新创业、产业体系、招商选资、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园区发展定位,探索园区发展新模式,形成具有揭阳特色的园区发展模式。加强汕潮揭三市园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对接和项目洽谈等方面的协同合作,促进我市产业园区与汕头国家高新区、潮州凤泉湖高新区等园区在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三市产业园区错位联动发展。依托榕江实验室,推动园区产业链接汕头、潮州精细化工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前沿应用技术研究攻关,建设高水平产业园区。加强市内各产业园区的联动发展,促进园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第四节 促进园区创新

  (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围绕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轻工纺织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需求,大力推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大型骨干企业在重点产业园区部署建设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中德金属生态城等重大平台建设,加强园区企业与德(欧)中小企业的技术合作、生产制造合作、开拓市场能力合作,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支持园区龙头企业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吸引重大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在我市重点产业园区产业化。

  推进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揭阳高新区“一核三区”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推动揭阳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驻揭阳高新区。加快推进园区内中科金属科技研究院、广东百试特生物技术研究院、广东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实验室等一批专业创新平台功能升级,促进园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榕江实验室建设,推进以揭阳大南海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检测基地、广东省海上智慧风电与海洋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为重点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榕江实验室与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揭东经济开发区绿色石化产业相关企业联合开展绿色化学与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促进科研成果在园区转化。

  (二)强化创新主体培育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和创新服务向园区龙头企业集聚,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龙头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促进园区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支持园区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鼓励研究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认定,推进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园区发展潜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鼓励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的园区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形式做大做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园集聚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强、支撑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举措,促进园区民营经济“个转企、小升规、规进高、高上市、创品牌、提存量”,大力培育效益型企业和梁柱企业。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在全市重点产业园区中优选出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为园区龙头企业、产业链提供关键零部件、配套产品和专业化的配套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在细分市场精耕细作,专注核心业务,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推动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双倍增”计划,积极组织园区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园区创新水平。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培育,加快企业“小升规、规进高”步伐。建立拟挂牌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备选库,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和挂牌融资。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园区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服务工作。力争到2025年,全市十大重点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20家。

  (三)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全面贯彻落实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制定人才团队配套资助政策,加大园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围绕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积极对接广东省“扬帆计划”,着力引进一批掌握核心先进技术、引领支撑重点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团队和急需紧缺人才。着力发展职业化的园区高端人才服务机构,引进培育猎头公司,发挥社会机构招才引才作用,创新招聘渠道和信息推广平台,畅通人才引进渠道。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育一批与我市园区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实施园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引进与培育一批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项目管理、创新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推动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等院校与园区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培育满足园区产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强园区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研修,提高园区企业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鼓励园区企业积极探索人才激励机制,以技术入股、期权等多种形式激发人才创新动力。完善园区人才配套服务,加强人才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保障,为人才业务办理、职称评审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力度支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引领产业发展前沿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的培育与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根据人才不同类别,改进评价考核方式,提高人才评价的针对性、科学性。

  (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要求,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园区建立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在园区转化。支持园区开展或参加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信息交流、交易转化等活动,加强园区企业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的资源对接,积极引进并推广国际国内新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强化园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着力引进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增强园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园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支持园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贯标,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与示范企业。加强质量标准与品牌建设,支持园区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鼓励园区企业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争创名牌产品。

  构建创业孵化体系。围绕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轻工纺织等战略性产业,支持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揭东经济开发区、普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榕城工业园等产业园区积极引进高水平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着力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激活园区企业创新活力。加强园区创新创业服务,整合专业领域的技术、设备、信息、资本和人才等创新资源,推进科技中介、认证检测、科技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创新创业者提供高端、专业化、定制化的创业服务。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支持园区组织开展各类创业论坛、创业项目路演等活动,鼓励园区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参与国家、省、市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发掘一批优秀创客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国内外创投机构和金融机构支持园区优秀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加强对创新创业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在园区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强对重点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作的领导,明确产业集群标志性产业链“链长制”,研究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重大问题。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建立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本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二节 加强规划引领

  坚持规划先行,统筹管理各产业园区,科学合理地对各产业园区进行功能布局和顶层设计,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做到“多规合一”。突出重点产业园区“十四五”规划在园区各类专项规划中的纲领性和指导性地位,确保园区各类各级规划在总体要求上协调一致。

  第三节 加大财政支持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产业园区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将资金重点投向我市确立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事后奖补等方式,推动园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组织申报国家、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的财政支持。

  第四节 加强金融扶持

  支持园区优质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上市,鼓励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不断发展壮大规模。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大银行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的科技信贷支持。推广运用PPP模式,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园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拓宽园区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入驻园区,加快园区科技金融项目落地实施,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进一步拓宽园区企业融资渠道。

  第五节 强化用地支撑

  落实土地供给的产业优惠政策,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重点保障园区用地,各地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供应计划优先保障产业园区用地。鼓励进行工业用地连片收储开发,对有弹性用地出让需求的重点工业企业实行弹性年期出让供地。加强用地指标管理,支持有市场前景的园区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加强工业用地批后管理,加大对闲置用地处置力度,全面清理园区已供未建、已征未供、已补偿未报批、可征可供和需整合及拟征收用地,实行清单管理,盘活现有招商选资项目和存量建设用地,着力保障园区工业用地。

  第六节 加强考核评价

  以园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为指引,制定规划详细实施方案,按年度分解下达我市重点产业园区提质增效的目标任务。对纳入规划的指标、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进行跟踪监测,科学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园区绩效评估机制,强化对产业集聚、结构优化、创新发展、招商选资等目标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落实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管理绩效目标评价办法,将亩均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指标纳入园区考核体系,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强化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拓宽社会公众参与规划实施和监督的渠道,确保规划实施过程民主化和透明化。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_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