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07-17
华湖镇着力做好“绿”字文章,加快建设生态、生活、生产相互融合的活力华湖。郑楚藩 摄
从水清岸绿、白鹭齐飞的万里碧道,到古韵悠悠、绿水潺潺的百年古寨,再到田间地头、长势喜人的绿色农产品……近日,记者走进惠来县华湖镇,看到几乎无处不在的“绿”将这片大地连成一片,处处焕发生机、充满活力。
华湖镇位于惠来县中部,西北背靠大南山脉,北倚雷岭山脉。近年来,该镇厚植优势资源,着力做好“绿”字文章,持续加快建设生态、生活、生产相互融合的活力华湖,打造出一张张响当当的名片。
扮靓家园,打造家门口亲水游憩的开敞式公园
夏日,迎着徐徐微风,漫步华湖镇雷岭河河畔,只见河道犹如一条丝带,串起了沿河3.9公里长的万里碧道。置身其间,休闲绿道、园林廊亭、亲水平台、绿树红花,不时可见一两只白鹭越过水面,令人陶醉。
华湖镇万里碧道北段地处坪田村,该村村民对建成后的万里碧道交口称赞。“以前这里到处是建筑垃圾,如今河道清了,配套设施齐全了,大家走出家门就可亲近自然,成为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村干部李坤生点赞道。
原来,雷岭河华湖镇段紧靠县城,因周边小区众多,近年来在此倾倒建筑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为彻底根治这一顽疾,华湖镇于2021年对该河堤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并于2022年初完成建设。
万里碧道已成为群众亲水游憩的开敞式公园,这是华湖镇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华湖镇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先后完成国道G228线华湖段、省道S235线堡内段、万里碧道等圩镇区域的“三线”整治,完成国道G228线华湖段4.3公里的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完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大大提升了镇容村貌。
连线成片,聚片成带,华湖镇积极打造“商贸产业重镇,大爱活力华湖”乡村振兴带,“带”出一路幸福图景。
修旧如旧,让古村落重焕勃勃生机
从揭惠高速华湖出口下来,行驶约3公里便到达堡内村。远远地,一棵茂盛的古榕树撞入记者眼帘,紧接着,古朴的石板桥、潺潺的流水、厚重的青砖堡垒一 一跃入眼中,让人惊艳。
堡内古寨是明末清初村民为防贼寇侵扰而建,为粤东地区较为完整的古代聚居地,至今仍保留原始的古建筑风格,于2015年被列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从空中俯瞰,古寨略呈圆形,设东、北二门。记者穿过石板桥,来到古寨的东门,寨门为石砖砌筑,呈拱形,寨墙用石块、青砖砌筑而成,而古寨外围沿溪为一排商铺。
“以前这里是热闹的商埠,东寨门门槛上这道沟痕,是船索长期磨出来的,因为埠头上的船晚上靠岸的时候,要用绳索来拉,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深深的沟痕。”惠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湖镇党委书记陈泽华指着沟痕对记者说,由于历史原因,古寨多多少少遭到破坏,寨门前河道淤泥堆积多,河道两侧垃圾杂物成堆,古寨环境脏乱差,不少村民不得不迁往他处居住。
“为让古寨留住乡愁,镇里计划投资约700万元,于2022年启动古寨改造工程。”陈泽华介绍,项目对古寨内部及古寨外围环境分别进行修缮改造,内部以修旧如故、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古寨城墙及东、北门楼等文物进行专业修缮保护;外围环境主要对古寨东门入口环境进行升级打造,对国道G228线华湖段往古寨方向道路进行升级,清理拆除沿路私搭乱建,并对寨边龙潭溪进行河道清淤,打造沿溪景观和亲水设施,提升堡内古寨整体形象。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外围升级改造正加快推进中,河道已恢复往昔河畅水清,一艘景观船在水中静静地漂着,沿河一排商铺的墙壁被粉刷成灰白相间的色彩,屋檐下还挂上火红的灯笼,与不远处的小桥古榕相互辉映,好似一幅江南水乡画卷。
修旧如旧,让古寨的原住民又回来了!今年55岁的村民高文明的房子正好紧挨着东寨门,因年久失修,屋顶坍塌露天,也因家庭经济困难,一直无法修缮旧屋。去年堡内古寨改造工程启动后,镇里出钱将其屋子修缮一新。“过些日子我就搬回来,以后开铺做点小生意。”站在家门口,高文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接下来我们将借助古寨的修缮,把周边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起来,串珠成链,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陈泽华说。
主抓特色,农特产品发展齐头并进
时下正是“白塔象牙茄子”成熟期。因独特的土壤结构,华湖镇白塔村种植的茄子外观呈乳白色且富有光泽,形状长条似象牙,口感绵软美味备受消费者青睐。
记者来到白塔村时,放眼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些都是收购商提前预订的,准备明天一大早再来采摘。”60岁的老陈蹲在自家田里一边拔草一边跟记者聊家常。他告诉记者,近几年,茄子销售价格比较稳定,近期收购商到田间收购的价格是每斤7元。
农产品销得好,农户笑得欢。华湖镇作为农业镇,土壤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四季均能产应季优质水果蔬菜。近年来,华湖镇大力打造“百千万”特色农业工程,形成“华湖薏米”“华湖茄子”“华湖荔枝”等农特产品品牌。其中,以“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创建百亩“白塔象牙茄子”基地,2022年第一波丰收期,全村100多亩茄子基地共创收约100吨,营收利润约20万元,带动50多户本地劳动力就业。全镇种植“华湖薏米”面积2200多亩,为种植农户增创收益1200多万元。全镇荔枝面积达1.6万亩,改良嫁接的“井岗红糯”2000多亩,预计至2024年全镇优良品种改良面积达到1万亩,年可创产值2亿元。祭坑种植油柑300多亩,年产量达50万斤,每年可创产值200万元。此外,华湖镇还积极打造具有“造血”功能的奇楠沉香种植项目,目前白塔村400亩奇楠沉香种植基地已完成种植,预计6年后可为村集体创收3600万元。
“当前,我们正充分利用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积极推动农村电商融合发展。华湖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综合基地即将投入运营,接下来将引领农户转变形式,让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陈泽华说。
记者手记
修旧如旧 留住乡愁
踏入华湖镇堡内村,记者见到了古榕、小桥、流水等传统潮汕村落最常见又不可或缺的元素,一份熟悉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古老的城墙,拱形的寨门,深深的沟痕,仿佛在向人们诉说这个古老商埠往日的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乡村振兴,不是说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
华湖镇在堡内古寨改造工程的实施中,坚持“以旧修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尽量保持古寨的历史环境,还原文化风貌,也就保留了记忆里的乡愁。
记者在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中,他们还分享了对古寨开发活化的思路,这不仅让历史文脉留住了老百姓的乡愁,同时也为古寨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他们对古寨的保护修复、开发活化,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