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07-17
百年世仇,一朝和解。对于榕城区仙桥街道槎桥村、美西村、美东村、下六村的村民来说,今年的国庆节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因为在这一天,4个“世仇村”成功破冰和解,正式破除百余年来互不通婚、互不结亲的陈规旧俗,结为睦邻友好乡村,互助互利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4村同庆,一场仪式敦和睦
10月1日上午,榕城区仙桥街道槎桥村、美西村、美东村、下六村张灯结彩、彩旗飘扬、鼓乐喧天,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喜庆氛围,在这一天,4个村的睦邻友好仪式在4村同步隆重举行,各村派出由村干部、乡贤、长者等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其他3村祠堂进行互访,互赠“睦邻友好”牌匾,正式废除互不通婚陈规,结为睦邻友好乡村。至此,4村村民不再受“祖训禁令”的阻碍,可以自由来往婚恋。
当天,在槎桥村,记者看到到处一片喜庆洋洋,杨氏宗祠装扮得红红火火,里里外外挤满了统一着装的村民。9时30分,这是槎桥村民翘首以盼的重要时刻,美西村、美东村、下六村代表团带着写有“喜”字的礼品和“睦邻友好”牌匾前来拜访,大家一团和气地围坐在宗祠前的长桌,谈笑风生,共同享用象征着圆圆满满、和和美美的“甜蛋”,最后在鞭炮声中及各村代表团的共同见证下,举行了庄重的虔告祖先仪式以及互赠“睦邻友好”牌匾,标志着“世仇村”正式破冰和解、释怨解结,结束百余年互不通婚的历史。
参加了睦邻友好仪式的槎桥村村民杨伯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以前,“祖训”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壑,横跨在几个村的村民之间,尤其是一些思想比较保守的老人家还会对后代三令五申,严禁年轻人之间的自由婚恋,甚至是“棒打鸳鸯”,闹了不少不愉快。“如今废除旧俗,几个村的年轻人得以正常交往、婚嫁,村与村之间也能更密切地来往交流,大家都拍手称好。”杨伯笑着说,大家都希望缔结睦邻友好乡村后,4个村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也期待以后4个村人丁更加兴旺。
结怨百年,村民通婚成禁忌
在过去的年代,村与村之间因历史问题发生冲突而立下“互不通婚”誓言的现象并不少见,而槎桥村、美西村、美东村、下六村4个村之间的历史恩怨,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
记者了解到,槎桥村、美西村、美东村、下六村4个村地缘相近,同饮榕江水,村里老人自小听闻“世仇村”之间的“爱恨情仇”多是因为以前村民因争夺农田、灌溉水源等事由产生了激烈冲突,久而久之积怨成仇,上升为宗族矛盾,因而宗族长辈立下相互之间不准通婚的规矩,致使高美(即今美东村下辖的东厝、寨内、尾围等自然村与美西村下辖的田东等自然村)与槎桥、泰洞(即今下六村下辖的新泰、老泰等自然村)之间,泰洞与东联(属槎桥村)、东洋(古属槎桥村,后划入现下六村,与槎桥村7个自然村同属一个宗族)之间,斗门(属槎桥村)与西洋(属美西村)之间长期以来互不通婚,共涉及14个自然村,影响杨、黄、邱、郭4个姓氏共3万多人。
事实上,4村之间的“世仇恩怨”早已无从考究,但村与村之间“互不通婚”的祖训却是代代相传,成为村民之间的心结,挥之不去,即使到了如今,4个村之间文化、经贸等活动交集越来越多,但过往恩怨一直未能很好化解,尤其是年轻人之间的婚嫁问题,往往也会受到家中长辈的反对阻止,有情人难成眷属。
释怨解结,移风易俗破陈规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村民意识到“互不通婚”的陈规旧俗,既不利于年轻一代的婚恋嫁娶,也不利于乡村的长远发展,加上此前普宁市的北山村与果陇村、揭东区的池渡村与山美村等“世仇村”成功破除陈规陋习,缔结睦邻友好关系,也极大触动了槎桥村、美西村、美东村、下六村4个村村民的心。
“早在8年前,槎桥、下六、美东和美西的村支记们就想推动恢复通婚,但是一直缺乏一个好的契机。直至2个多月前,等待许久的契机终于到来。”仙桥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个多月前,揭阳市委第三巡察组、榕城区委第三巡察组进驻仙桥街道,在工作走访中了解到这4个村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便想方设法做好“解结”工作。在巡察组的指导下,驻仙桥街道帮镇扶村工作队、仙桥街道党工委、仙桥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各村及所涉自然村成立了协调机构,明确“两委”干部、乡贤、老人代表的责任,深入各村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推动形成睦邻友好的广泛共识。
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槎桥、下六、美东和美西4个村的村民思想发生彻底转变,达成了废除陈规陋习、共创文明新风的共识,“破冰和解”一事也正式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定于今年国庆节当天举行睦邻友好庆典大会,消除百年积怨,缔结友好乡村。
“恢复通婚是顺应时代变化、紧跟社会进步之举,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有利于进一步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新风。”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仙桥街道将以本次睦邻友好仪式为契机,持续推动辖区内各村加强人员互动交流、强化产业互补协作,共建美丽乡村,共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