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07-17
初夏时节,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揭西县塔头镇区大圆盘-中心街市场门口路面升级改造工程、京棉红绿灯路口-大圆盘和山寮村口-大圆盘路面升级改造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这几段路面升级改造后,以前‘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的现象将不复存在,既改善了圩镇环境,又方便群众出行,真的是一件大好事、大实事。”看着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附近的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这只是驻揭西县塔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发挥自身所长,用心用情帮扶,助力塔头镇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由东莞市大岭山镇政府牵头东莞市审计局、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组建的工作队自去年7月入驻塔头镇以来,紧握“接力棒”,精准施策开展结对帮扶、消费帮扶、产业帮扶等活动,努力推动塔头镇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据介绍,入驻塔头镇后,工作队以脚步为丈量,走村入户进行走访调研,通过就业、产业、兜底保障、社会帮扶等方式,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同时,全力配合塔头镇委、镇政府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帮镇扶村五年规划、年度帮扶计划及对应工作清单,建立塔头镇乡村振兴项目库,推动入库项目顺利实施,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镇容村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推动驻镇帮扶工作取得新突破,工作队创造性提出‘1+N+N’组团结对帮扶的思路,助力帮扶对象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工作队队长张昕栓告诉记者。在工作队的协调努力下,东莞市大岭山镇动员下辖的各村(社区)以村集体收入排名居前的村组牵头,其他村作为组团单位, 发动各村企业自愿参与,形成“1+N+N”组团方式,向塔头镇旧住村、锦龙村进行结对帮扶。组团通过向帮扶对象捐赠资金、实物,购买帮扶对象当地特色农产品,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帮扶对象加强劳务合作,协助帮扶对象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等方式,助力帮扶对象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两地互利共赢。经统筹,目前已动员大岭山镇杨屋村牵头组织5个村组及6家企业对口帮扶塔头镇旧住村,大岭山镇矮岭冚村牵头组织4个村组及1家企业对口帮扶塔头镇锦龙村。上述各村(社区)和企业分别与旧住村、锦龙村已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并向旧住村、锦龙村捐赠帮扶款合计30万元。
在组团式结对帮扶塔头镇两个村的基础上,工作队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充分发挥塔头镇农副产品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进一步健全消费帮扶产品销售体系,做好帮扶产品货源组织,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精准对接市场对优质农副产品的需求,做好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工作。一方面,在大岭山镇供销社设立消费帮扶产品专柜,专门销售塔头镇特色农产品。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发出消费帮扶倡议书,鼓励优先采购塔头镇农产品。2021年以来,共采购塔头镇的冬瓜、番薯、果脯等农副产品总额27.99万元。此外,组织举办驻镇帮镇扶村农产品展销会,现场展销塔头镇黑皮冬瓜3.3万斤、番薯4.5万斤。
乡村振兴,首先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塔头镇是一个传统农业乡镇。如何立足资源禀赋,将帮扶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根据塔头镇产业发展现状和自身资源禀赋,有序落实产业帮扶措施,支持塔头镇完善特色产业项目库,推动当地产业提档升级,做好产业培育、品牌建设和产业链打造工作。”张昕栓给出了答案。据了解,工作队围绕推动乡村旅游业和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目标,着力推进旧住村、锦龙村连片打造工作。目前,已援建旧住村旅游配套商铺,增加旧住村集体年收入逾12万元;旧住村旅游标识系统项目资金已落实到位,开始设计实施;锦龙村圣女果种植项目先期试种取得成功,目前已成立合作社统筹100亩土地扩大种植;锦龙村“粤锦龙湖”乡村旅游项目进入规划阶段,部分建设资金也已争取到位。
与此同时,工作队充分利用塔头镇地理环境,重点打造甜玉米等优质农产品品牌。为此,工作队着力推动塔头镇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甜玉米种植面积,积极申报万亩甜玉米产业园示范项目;引进大型农业种植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经营模式,推动塔头镇农业产业化进程;对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条;积极引进良种良法、提高农用机械使用率、垦造高标准农田等,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在工作队的努力推动下,目前塔头镇已种植甜玉米面积2500亩,完成高标农田垦造422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