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双12”消费高峰将至,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揭阳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按需选购,理性消费,享受购物乐趣和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一、选择正规平台,保证交易安全
建议选择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管理规范、交易规则完善的平台和网店,注意区分自营和平台内经营者,认真查看其公示的营业执照和行政许可信息。
通过正规应用商店下载最新版本的官方购物软件,不随意点击非官方的陌生网页、弹窗邀请、网址链接,更不要与卖家私下交易。高度警惕非自营平台的高额返利、红包、中奖付费等链接和二维码,谨防因信息泄露导致资金安全风险。
交易中注意不要将银行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提供给他人,不要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消费者应通过平台正规支付渠道和流程付款,不轻信、接受任何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的理由和要求,防范交易风险。
二、厘清促销规则,识别网购“套路”
购物节期间,各种商品促销力度较大,对此,消费者应仔细阅读平台及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满减、折扣、秒杀等活动要求,注意优惠券、红包的使用条件和有效期,对于不明之处及时向商家或平台客服咨询。
要警惕“先涨价后降价”陷阱,可通过比价工具或历史价格查询网站,查看商品在过去的价格走势。
购买预售商品时,要详细了解预售规则、商品介绍、赠品信息、发货时间、退换货规则等?。
对于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先买后还的借贷方式购物,消费者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如,定制商品,鲜活易腐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交付的报纸、期刊等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
购买盲盒类商品不能抱着投机心理冲动购买,要认真核对经营主体信息,防止买到疑似商品、仿制品或部分商家打着盲盒商幌子清理的库存和劣质商品;为生活需要所购买的商品,尽量不要以盲盒方式购买,以免发生购入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对等。
面对部分直播间所渲染的“秒杀”“抢购”,刻意营造货品稀缺、不买就亏等氛围,消费者需要保持理性,下单前注意了解主播所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及价格等真实信息,对于夸大宣传、低价名牌等进行必要的甄别,尽量挑选有质量保障的正规商品。
针对不少商家为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刷流量、刷好评、买排名,尤其通过“好评返现”扰乱网络评价变相误导消费者的乱象。为抵制这样的不良行为,政府监管部门果断出手。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详细列举了混淆、虚假宣传、贿赂、恶意诋毁等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数字经济中的新表现形式;细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已有的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补充了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的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明确了网络平台的责任。该规定对多种网络营销行为作出严格要求,刷票、刷好评、虚假排名、虚假流量等行为赫然在“黑榜”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社交媒体上的购物攻略或者“第三方测评”,有些可以为购物提供参考,有些则可能存在诱导消费。一些有一定粉丝量和知名度的博主有偿承接一些“种草”文章、视频,以体验者身份帮商家做宣传。但博主实际上并未使用过该商品或接受过该服务,这类行为其实也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消费者应当多平台、多渠道进行比较,客观看待各类测评榜单和测评内容,保持清醒,理性审视消费需求,按需购买。
在此,特别倡议:
肩负应尽的责任,加强监测机制,规范经营者的不合法、不合规行为,构建良好的网络市场竞争秩序。
经营者
树立合规经营意识,通过消费者的真实评价优化商品服务,诚信经营才能行稳致远,真实口碑才能信誉持久。
消费者
本着诚实信用原则,谨慎使用评价权,让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位消费者都成为真实客观评价的受益者。
三、保留购物凭证,依法维护权益
消费者在交易完成后,应保存好消费凭证。遇到问题或纠纷时,及时联系商家和交易平台客服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拨打网店经营者或网购平台所在地的12315专线、12345热线,或通过访问全国12315平台、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等方式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