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

无障碍版
“希符肚”的联想
来源: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网 发布时间:2017-09-06 08:53:03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在潮汕,读祠堂,评祠堂,写祠堂乃至修祠堂,我都可以算是“先走一步”的。因为认识到祠堂是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推介、修复、评选若干有代表性的祠堂,有益于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助力社会稳定秩序的重建,提高潮汕人的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民族特色建筑的借鉴。但是,我又一直认定此类文化工作必须适可而止,滥了就会产生负面影响。至于搞成“运动”,懂的与不懂的人都来弄祠堂,恐怕不会是好事。

 

  潮汕祠堂建筑的定型化,是在清代乾隆时期,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艺的进步,和审美趣味的提高,而日益精致、繁缛,至清末民初达于巅峰。像揭阳榕城名丰埕的王氏辅祖祠、潮州城内的己略黄公祠以及普宁泥沟的张氏本祖祠崇本堂,都是这一时期祠堂建筑的代表作。

 

  然而自从定型化以后,潮汕祠堂在建筑上除了精简之别、大小之别与新旧之别以外,几乎再也找不到可称特色之处。这种千祠一面的现象,于今人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更深层次的是,也暴露了先人创新精神的缺失。因此我在负责文物申报的时候,坚持只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类型和作品,而没有数量上的追求。虽然我估计揭阳现存的祠堂可能不下两万座。

 

  因此之故,在田野调查中,我非常留意那些出类拔萃以及逾规越格的典型,每有所遇如获至宝:无论规模、格局、装饰,或者用材,只要有着某一方面的独特,都会让我兴奋不已。因为从中可以联想到不一样的情景,不一样的故事和不一样的道理,这是它异乎寻常的价值的所在,它的意义的所在。

 

  譬如罢,日前有一桂岭某村籍的退休老师,跟我谈及其村有一建筑俗叫“希符肚”,即其门面为公厅造式且榜以公厅之匾,但其中厅却是中立四根金柱的祠堂结构,我以主体造型具决定性的“四舍五进”之法,告诉其此建筑虽匾为公厅,但从性质看应为祠堂的原理之后,想到,这个原来人口较少而经济薄弱的村子(宗族)在建设祠堂的时候,可能遭遇了经济瓶颈的制约,因此才弄出这颗“希符”(土制的口小腹大,若埙的口吹乐具)来。因为祠堂建筑,必须从后建起。开头还有些钱,就建出祠堂的造型来,及至后来,资金缺乏,就只好用公厅的简易方式草草收煞。这个猜想如果没错,那么,“希符肚”后面,就别有一个通常祠堂建设所无的故事了。而这,却是祠堂文化研究的稀有素材。

 

  联想到在揭西——在1965年之前这也是揭阳县地的祠堂(含神庙),与揭阳、普宁一带的祠堂,在平面布局上也有不同——在天井两侧的廊后,开辟作为向外扩展的南北厅,拓宽了祠堂实用面积与空间,也“改写”了揭阳常见祠堂平面图,这就值得特别关注,在当时,我就曾经选取一座申报为市级文保单位。天井两侧设置南北厅,揭阳也有。揭阳是五间过式的大祠堂,在天井两侧直接构造,不再留廊。像城隍庙左前方的陈氏敦睦堂,就是这样。通常的则只是一厅一“格仔”(或两格仔)而已。最近我在霖磐西龙村看到的“传有公祠”就是这个类型。

 

  物以稀为贵。从祠堂建筑而言,只要在某个局部有所变化,尽管这变化有时并不大,却也就反映了建设者的一种智慧和精神。至于在其他方面,也一样。这些,才是我们今天从事祠堂文化研究应感兴趣和予以揭示的。至于那些共通的东西,就无须花费过多笔墨作重复的唠叨了。

 

  这就是说,一哄而起的祠堂文化的研究,大可以降温。真的想弄出个名堂,则宜从特殊处着眼,这样才于读者有用。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