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

无障碍版
埔上:围在城市水泥丛林中的宋代古村
来源:188博金宝,金宝搏 官网网 发布时间:2021-12-15 15:46:47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21-12-08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蔡逸龙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75)

埔上社区位置图。阿龙 制图

埔上社区居委会办公大院。阿龙 摄

埔上俯瞰,古村周围为城市水泥丛林簇拥。郑楚藩 摄

郑传才(左)指着身后的祠堂后小院子说,解放初期至90年代初,埔上村农会、村公所办公地址就在这个院子里。阿龙 摄

埔上东寨门一侧,有残留的古寨墙。阿龙 摄

埔上郑氏宗祠。阿龙 摄

社区里的上界古庙,据说创村时就已经有了。阿龙 摄

从钓鳌桥往东,沿临江南绿廊东行3.13千米,来到同心路口,沿同心路南行135米,进入江南新城南侧小街上进街,就来到榕城区榕华街道埔上社区境内。

2021年仲冬,记者一行走进埔上,这是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经过的第12个社区,也是进入椟松境内的第4个社区。

西至港华路,北至上进街,东至东湖路,南至天福东路,是埔上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莆田郑姓落户今揭东新亨

埔上社区,在2005年以前,称为埔上村。据1998年编写的《椟松乡志》载:“埔上村,因于荒埔洲地上居住垦殖而得名。”埔上,跟西头、巷畔一样,也是以方位得名的,当地群众将一般埔上(bou1zion6(埠掌6)异读为bou1zion7(埠掌7)。

埔上是何时创村的呢?《椟松乡志》没有明确的时间。但对于郑氏迁来埔上,却有详细的载述:郑伯舆(1023~1097),原籍福建路兴化军莆田县涵头里后埭(今属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进士出身,曾任广南东路梅州(今属广东省)推官,宋元丰八年(1085)擢潮州府通判。他遂把家眷带到海阳县淇园村(今属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居住。

郑伯舆有3个儿子,长子叔文、次子叔武为林氏夫人所生,三子叔成为黄氏夫人所生。林氏夫人逝世后葬于海阳县蓝桥山(今属榕城区仙桥街道)。长子郑叔文到蓝桥守陵,后来就在蓝桥创乡,这个蓝桥乡就是今天的篮兜村。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郑伯舆逝世,葬于海阳县蓝田都狮岗径(今揭东区新亨镇蓝田中学西北侧),黄氏夫人逝世后也葬于此地。郑伯舆的三儿子郑叔成在此守陵,后来也将家小带到狮岗径山背后落户创乡,结庐守墓,这个村叫椟松乡。而二儿子郑叔武则留在淇园定居。

郑叔成创下的椟松乡名字,曾刻在墓道石碑背面上。据《椟松乡志》载,墓道碑正面刻为“宋潮州府判伯舆郑公墓道”大字,背面则刻“椟松乡”3字。郑氏后人在扫墓时,就有了“踏上狮岗径,望见椟松乡”的口头禅。

郑叔成遂成为椟松郑姓始祖。

  蓝田郑姓再迁县城东隅外

郑叔成的后人,后来从蓝田都沿北河顺水而下,搬到了北河南岸的渔湖都荒埔地上居住,这个时候,应该是复置揭阳县后的南宋时期了,新居住地靠近揭阳县城。

郑叔成的哪一代后人开始落户埔上,《椟松乡志》只考证到第6世宗字辈郑东平、郑连迪两人。以一代人30年的通俗计法,第6世距郑叔成约为150年,则郑东平、郑连迪居住在埔上的时间,当在南宋淳祐七年(1247)前后。

蓝田郑姓迁入县城东隅外北河滨之后,瓜瓞绵绵,不断壮大,及至明代,已形成埔上、椟松和港墘3个村落,清雍正《揭阳县志》的渔湖都地图上清晰地标示了3村自右至左的位置。

无疑,椟松村的名字是承接了此前郑叔成在蓝田落户的村名,是把地名一并从原领地“搬”了过来,就连读音,900多年间也将椟松(dog8song5(独淞))异读为dag8sêng5(达神)。依常理来说,埔上是郑姓在落户县城东隅外的第一站,如果郑姓族人想将椟松的村名从蓝田移植至新落居地上,埔上就应该是改名椟松最理想的地方,但偏偏郑姓在落居繁衍后,再在西边新置的村落上取名椟松,这前后倒置的原因,或许只能这样解释:埔上原来已有他姓聚居,郑氏迁入,在未形成大族之前,不可能自行改变村名。而椟松则是后来郑姓西拓新置且为单姓的村落,遂可以自行命名,因此,椟松的名字,才迟缓一些时间从蓝田“搬”入县城东隅外。

这样,也就论证了埔上的人文历史,在郑姓迁入之前,已形成村落了。在目前资料尚缺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判定这个村子是宋村,但也更有可能是北宋时期或者更前时期的村落。

  郑氏宗祠为椟松乡亲祖祠

郑姓后人在埔上繁衍生殖后,建起了郑氏宗祠。据郑氏宗祠里头的建祠牌匾记载:“……选埔上月地建祠。祠坐东向西,溪水绕堂而过,堂前纳二重秀水,取‘龙游千里方回首,玉兔献瑞祖德开’之寓意。宗祠始建于宋代,为三山抱印祠,至今仍保存部分珍贵文物,如石鼓、旗杆夹、麒麟石壁等。门顶匾额‘郑氏宗祠’系宋代名人墨宝。‘世德堂’则由后裔乡贤郑守仁题写;内挂‘祖德流芳’、‘瑞气云集’牌匾。宗祠于明清及近代曾多次修缮。2004年重修时,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既保留古代潮式建筑风格,又植入部分当代建筑元素。迄今宗祠仍保留着较浓烈的潮汕优秀传统文化色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村于明代初年的巷畔村,因先祖原居住于埔上郑氏宗祠的祠堂巷,而将新落户地命名为巷畔,这也可以证明,埔上郑氏宗祠在明初就已经建成了。

因埔上是郑姓迁入县城东隅外的第一站,其他的巷畔、港墘和西头郑姓族亲都是从埔上迁出去的,椟松4村族亲都尊埔上郑氏宗祠为共同的祖祠。

宗祠建于月地,月地前面有月牙状池塘,为北河河汊埔上涌,埔上涌在月牙状池塘北端东流,至村口神庙上界古庙处再折向北,沿西北偏北方向,注入北河。

上界古庙是村里的古建筑,据今年85岁的老伯郑树林回忆,他小时候爷爷就跟他说,祖先从别地迁来时,神庙就有了,原来的神庙在河涌的下游处,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民国初年才迁到这里来。原来有一块石碑,记载旧庙的位置和建造年代,20几年前古庙修缮时,石碑被新上的贝灰刷到墙体里头了。

古庙和埔上涌旁100多岁的古榕,成了埔上老人们的记忆,他们时常在这里嗟叹岁月匆促,城市发展变化真快。

  埔上成为行政村建制始于1969年

几百年间,郑姓在县城东隅外繁衍成大族,有埔上、港墘、巷畔和西头4个相对独立的聚落点,称为椟松4村。郑姓群众把椟松称为乡,但至民国时期,乡仅是相对于领下有多个村子的习惯称谓,而不是行政设置。

1949年10月19日,揭阳解放。随之,新解放区纷纷成立农会组织,埔上村也成立了农会组织,全称为“渔湖区松义行政村埔上自然村农会”,主席为郑邦裕。松义是以椟松、义和两个聚落合并建制的行政村,郑邦裕同时任松义村的副村长。1950年12月,椟松与梅兜合并成立松梅乡,埔上为其辖下自然村。1953年1月,椟松重新与义和合并为松义乡,埔上成为其辖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为郑岳钦。1957年1月,渔湖区极西部地区设置为梅联乡,埔上成为梅联乡辖下的农业社,社长为郑瑶贤。1958年6月,农业社改为连队编制,埔上称为“渔湖区梅联乡埔上连队”,郑汉俊担任连长。当年9月,埔上随椟松各村从渔湖析入榕城,连同从锡场析来的东畔、沟口、东山、玉浦等村庄,成为榕城人民公社的新成员,设为“榕城公社东郊管理区埔上连队”。

1959年8月,椟松从东郊析出,设立为单独的生产大队,埔上为其辖下生产队。

1961年,埔上建立起党支部,郑瑶贤任埔上党支部书记。

1969年,埔上生产队改称为“榕城公社埔上革命委员会”,郑绍兴任主任。由自然村升格为行政村单独建制,埔上可以说是从这时开始的。

1982年9月,埔上革委会改设为村民委员会,郑洽泉任主任。1985年7月,村委会改设为管理区。1987年5月,埔上管理区重新设置为村委会,郑洽泉任主任。1988年8月,村改置为村公所,郑凯丰任村长。

1992年6月,埔上村划入新设置的榕城区榕华街道,成为其时所辖4村4居委会中的一员。

2005年,埔上村委会改置为埔上社区居委会。

  在都市社区和古村中寻找平衡点

据埔上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传才介绍,新中国成立时埔上村设立农会组织开始,办公地点就设在郑氏宗祠祠堂后的小院子。1994年,村里在东一路(今同心路)中段东侧建起了办公楼,其时的村公所才搬到新址办公。1997年,村里在祠堂南侧新建办公楼,搬进新址后,东一路的办公楼改为榕华卫生院办公楼。

埔上的城市化始于建市初年。据村干部回忆,80年代初,村里的田还跟上义村的田连在一起,通往上义的还是泥土小路。村民外出,基本上都走北侧的椟松路。80年代后期,东一路铺筑完成,村民出行大大方便起来。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揭阳市。从第二年开始,埔上的土地逐渐被征为城市用地,供电局、金龙花园、金凤园、明辉苑等办公楼、商住楼在随后几年间水泥丛林耸立起来,埔上不再跟上义田垄相拥了!

埔上村北侧,随埔上涌注入北河的大片河岸地带,也曾是村里的良田美景,村里的地跟港墘的地连在一起,两地曾各自在北河边上办起了灰窑。80年代,埔上村工业区就设在北河河岸地带。

2004年,埔上村的北河河岸全部地带被征为城市设防综合工程堤围建设用地。当年9月1日,揭阳市区临江南路城市设防综合工程堤围建设举行开工仪式,此后,北河大桥至榕东街道段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河岸景观建设和道路建设进程。几年后,宽敞的临江南路、秀美的临江南绿廊,还有挺拔的几个楼盘耸立在北河南岸,埔上涌成了“穿越”高楼底下的一条小溪,只在绿廊下的湿地上可以寻到它的河口,而河身在楼后出现。

2017年,天福东路建设工程高歌猛进,埔上社区再一次为城市发展让路,成片的田地和屋舍拆迁。不久,笔直的六车道城市干道横卧于社区南部,埔上完全融入城市中央。

历经90年代、2004年和2017年的3次大规模征地之后,埔上完全成为没有一片农田的村庄。据郑传才介绍,如今的埔上社区有户籍登记人口3500多人,但辖域已经不足0.3平方千米。

埔上自身的建设,也紧跟着城市发展的步伐,谋划着发展。90年代,在东一路两侧建起沿街商住大楼后,又在椟松路南北两侧建起了两排商住楼,埔上涌也因这条路南侧的商住楼建设,跟临江南的楼盘一样,在这一段“隐身”为地下河。而居委会也对河墘路、东湖路等几条过境道路的两侧土地进行了规划建设,使沿路建筑布局与城市发展配套。下一步,居委会也与街道、区和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联系,争取改造背街的旧村庄。

我市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彭妙艳认为,古村落中保留着许多可以对民性有良好造就、规范作用的“元素”,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两大类的文化遗存,因此,我们在改造旧村庄时要对一些古村进行保护。真正有效的古村保护,不是孤立地为保而保,为护而护,而应当是有选择、有重点、有方法、有特色的提升,具体点说,就是与“三旧”改造结合起来,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有所提升有所扬弃,这才能把精华保留下来,弘扬下去,以之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就宋代古村埔上村而言,村里的古祠堂和一些古建筑是附近郑姓居民的精神家园,与之相匹配和互为映衬的小溪流,都是可以保护和提升的元素。试想,如果把所有的河道、溪流都封了,或者全部纳入地下,那1000年前因在河洲荒埔之地上创村而得来的地名就永远失去了依靠,人们就真的只能在城市水泥丛林中去遥想、设想和联想那个地名的过往历史了。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